找到相关内容1932篇,用时9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心敬慎是入佛法大门之锁钥

    乃至二六时中始终觉察其心,观其动相不令狂驰,令其歇息。吾人之心多为散乱,由于执自我,因此便以自身之分别看待外境,所好者则生贪爱,非爱则生厌,所恶者即起嗔,非此二者则为痴,如此看来,所有心念皆在... 于佛法不以一心,不生敬慎,则难有所乘。 一心敬慎是入佛法大门之锁钥。      从古至今,一切圣贤,因佛法一心敬慎,得以见性入佛智海。古德云:“佛法从恭敬中求。”若不存恭敬谨慎之心,...

    见畴法师

    |恭敬|皈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856314461.html
  • 正法重现——温州太平寺众尼师如法诵戒夏安居

    ,曾殷重嘱咐阿难尊者,“汝等比丘!於灭後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遇明贫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住世无异此也。”   花开花落,世尊灭度至今,虽已经过了2500多个春秋,可是世尊有深恩,世尊的言教,尤然在耳,仿若昨日亲闻,不敢相忘。2008年5月20日,农历四月十六,温州太平寺百位比丘尼师,依佛制,如法诵戒、结夏安居,前三月,研习戒律,精进办道,自求解脱,以感化众生,报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安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17050324466.html
  • 对治世间八法的方便

    修念死,即能退除」。以及「思维誉等无功德之理,思维有过失之理,故破此应当欢喜」。   今初:若他赞称誉广大,全无现世长寿无病及无后世获福德等二种利益,故彼失坏若不喜者,则无屋用砂屋倾塌,诸愚童涕哭与等今者等无有异,应自呵责而不贪著。如云「赞称及承事,非福非长寿,非力非无病,非令身安乐,若识自利,彼利自者何」?又云「若沙屋倾塌,儿童极痛哭,如是失赞誉,心如愚童」。   第二:赞誉等者,诸...

    帕绷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5643238.html
  • 在香雾缭绕中穿行--游走衡山

    完成一种神圣的仪式。相对同伴的虔诚,显得有些大逆不道。在每一座佛像前驻足,只是为了欣赏它那栩栩如生的神态;在每一座经殿前流连,只是为了叹服它那气势恢宏的结构。喜欢那些重檐金顶,那些美仑美奂的彩绘,那些雕窗上的二十四孝故事,那些辨不出是狮是虎的石柱栏杆。也喜欢那香炉里的袅袅轻烟,甚至人们此时此刻的虔诚。但是,他们不过是一道风景,而不是一种信仰。在这禅宗圣地,只是在这香雾缭绕中穿行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1847015.html
  • 慈悲的重要与实践

    ,我们轮回三界中,一切众生或曾为父母亲眷,或曾为善友师长,有大恩德,而今虽然身形变异,然其恩德不可没。心存感恩、报恩,不忍见其受苦。因此,发心救度一切众生,使其出离生死苦海,得至涅槃究竟安乐。若能经常如此思惟,日久功深,对于苦难众生必能伸出援手,对于临危众生则能及时救护,对于加害己之众生,则能安详承受。因为一切众生有大恩德故。  慈悲不杀 广结善缘  其次,为了爱护众生而吃素。许多人不...

    见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448604.html
  • 一心敬慎是入佛法大门之锁钥

    二六时中始终觉察其心,观其动相不令狂驰,令其歇息。吾人之心多为散乱,由于执自我,因此便以自身之分别看待外境,所好者则生贪爱,非爱则生厌,所恶者即起嗔,非此二者则为痴,如此看来,所有心念皆在...于佛法不以一心,不生敬慎,则难有所乘.   一心敬慎是入佛法大门之锁钥  作者:见畴法师   从古至今,一切圣贤,因佛法一心敬慎,得以见性入佛智海。古德云:“佛法从恭敬中求。”若不存恭敬谨慎之心,...

    见畴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2753714.html
  • 本性法师:深深怀念圣严上人

    无比崇敬的圣严上人,他那颗纯净又神圣的心脏,2009年2月3日下午四时停止了跳动。留《遗偈》:“无事忙中老,空里有哭笑。本来没有,生死皆可抛。”上人虽非本人亲教师,但顿觉失却了依怙。 与上人的...谆谆教诲。 此前,虽无机会亲近,但上人宏名可谓如雷贯耳。对之,可谓敬仰又敬畏,仰其德,畏其威。对其修学的精深,更是钦佩的五体投地。早在中国佛学院,我们就以其专著《戒律学纲要》为课本。在其后主持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4573133.html
  • 净业礼忏发愿文

    信心、感恩心、平等心、欢喜心。何以故?如此众多佛菩萨,以种种方便善巧摄度此今生决定得脱生死,得生西方,得见弥陀!   随摄心谛观虔诚礼拜:   一:一心顶礼,文殊师利金刚上师!   二:一心顶礼...轻、慢、欺、骗、凌、偷、抢、不净乃至杀,行一切不利于相的一切菩萨,悉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那摩阿弥陀佛世尊!   四四:普愿尽虚空遍法界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为度弟子而现被骂、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859658.html
  • “杂阿含经”研习:先得法住智 后得涅槃智

    正法中出家受具足,修梵行。” 尔时,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,告诸比丘:“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,令得出家。”时,诸比丘愿度须深。 出家已经半月,有一比丘语须深言:“须深当知:等生死已尽,...彼象多比丘面前记说:“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己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”即问彼尊者:“得离欲,恶不善法,………乃至身作证,不起诸漏,心善解脱耶?”彼答言:“不也,须深!”即问言:“所说不同,前后...

  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063780.html
  • 出家条件

    若父母听出家已,还俗,后更欲出家,应白父母,不听不得出家。若言不度者,当烧寺舍,若有如是难事,度出家不犯。  四、没有犯边罪  曾受佛戒已,(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)淫杀盗妄四重戒中,随犯一戒,即漂弃佛海边外,故名边罪。  《五分》(17,118上)比丘不舍戒行淫法,后自说所犯。若自说犯边罪,法中不复生,不应与出家受具足戒,若已受具足戒,应灭摈。受戒时应问:汝先出家净修梵行不?  《勒伽》(1...

    心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75769171.html